Im Buch
Ergebnisse 1-3 von 29
Seite 97
二、國會與國民大會之比較> >現在我們把國民大會與代議政治下的國會加以比較,不難得到顯明的不同。代議政治下的國會,因內閣制與總統制的不同,國會的性質亦異其趣。前者是治權兼行了政權,後者是治權機關,所以前者有與國民大會相同者亦有相異處, ...
二、國會與國民大會之比較> >現在我們把國民大會與代議政治下的國會加以比較,不難得到顯明的不同。代議政治下的國會,因內閣制與總統制的不同,國會的性質亦異其趣。前者是治權兼行了政權,後者是治權機關,所以前者有與國民大會相同者亦有相異處, ...
Seite 106
於是議會轉過頭來找到了內閣這個辦法;要內閣依照國會的決議執行。當時內图為國王的諮詢機關,閣員皆由國王任免,所以內閣在決定政策或執行法案時,必先考慮到國王的利益與企圖,而棄國會的決議不願。於是國會使用壓力,强迫國王撤免內閣,或以內閣違法為藉口, ...
於是議會轉過頭來找到了內閣這個辦法;要內閣依照國會的決議執行。當時內图為國王的諮詢機關,閣員皆由國王任免,所以內閣在決定政策或執行法案時,必先考慮到國王的利益與企圖,而棄國會的決議不願。於是國會使用壓力,强迫國王撤免內閣,或以內閣違法為藉口, ...
Seite 107
由於彈劾權缺乏一定標準,國會對彈劾權的運用,以「違法失職」的原因少,而以「政治」的原因多。换言之,國會對一切不滿意的首相或大臣,均得隨時藉任何理由予以彈劾,而不問其是否違法失職。如英王查理第一於一六二九年解散國會以後,十一年未會召集國會。
由於彈劾權缺乏一定標準,國會對彈劾權的運用,以「違法失職」的原因少,而以「政治」的原因多。换言之,國會對一切不滿意的首相或大臣,均得隨時藉任何理由予以彈劾,而不問其是否違法失職。如英王查理第一於一六二九年解散國會以後,十一年未會召集國會。
Was andere dazu sagen - Rezension schreiben
Es wurden keine Rezensionen gefunden.